北京国家体育场 鸟巢 简单介绍: 北京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将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将设有10万个座位,承办该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田径同足球等比赛项目。北京国家体育场长330米,宽220米,高度为69.2米,占地25万平方米。 运用高达4.5万吨钢建成的体育馆,建筑费用将高达人民币35亿元。 此馆于2003年12月动土,2004年3月正式开工。但因庞大的建筑经费而不得不于2004年8月暂时停工。经过一连串的讨论与修改,原计划中体育场的上盖被取消,专家称这不但会使体育场更加安全,同时也可以消减部分开支。最终体育场于2005年初恢复开工。奥运与残疾奥运后,该场馆会有其他有途。 历史: 在2002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举办了2008年北京市奥运会场馆的全球作品征集活动。由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与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的「鸟巢」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评审委员会选出的3个「优秀方案」之一,最后以压倒性票数获胜,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 其后,北京国家体育场于2003年8月9日签定合约,规定「以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为代表的联合体,成为2008年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项目法人招标的中标人」。同年12月24日上午10时国家体育场正式开始建造,翌年,北京市长 *** 提出「节俭办奥运」的口号,希望能将工程造价降到最低。这导致体育场于2004年8月暂停施工,并于同年决定将体育场的上盖去除以及扩大开口,节省3亿元和2000吨的钢材,以减轻成本和场馆的负荷。 在2005年的11月15日,体育场的混凝土主体结构封顶,及后的2006年8月31日,钢结构立面次结构的26个合龙焊口全部完成焊接,钢结构工程合龙完成,同年的9月17日,体育场钢结构卸载顺利完成,共消耗了14000吨钢,安装了78个卸载点。当中,最大的卸载点负荷了320吨的重量。3个月后,钢结构吊装工程也全部完成,共动用了24台吊车、1209人参与。 外形与内部:北京国家体育场的外形是以众多钢铁不规则地「编织」而成,外形如一个鸟巢般,因此又称为鸟巢体育场,而钢架的空隙拉上半透明的充气薄膜,既可防水又可让阳光渗进,达到减少用电的目的。 体育场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用地面积20.4万平方米,混凝土结构主体分地下一层,地上七层,地上高度69.21米,整个建筑造型呈椭圆的马鞍形。内设座席91000,当中包括永久座席80000个,临时座席11000个。当中的基座地板和地下室外墙都进行防水施工,总防水面积达至11万平方米左右。同时,场馆使用了聚四氟乙烯的充气塑膜,这薄膜的好处是耐腐蚀、透光性和保温性能好,但造价昂贵。 北京国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 简单介绍:北京国家游泳中心,俗称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主要的水上项目比赛场馆,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奥运期间会用作游泳、水上芭蕾、跳水与水球赛事之用。 历史: 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是为北京奥运而新建的体育场,工程于2003年12月24日正式展开。在工程开始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举行了建筑设计竞赛,以选出北京奥运时的水上项目比赛场馆。最终,在专家和民众的投票下,名为「水立方」的作品在10份的方案中得到最高票数,并于7月29日正式公布「水立方」成为北京奥运的比赛场馆以及与心业主单位北京国资公司签定合约。该比赛场馆分别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洲PTW公司、ARUP公司联合设计。2006年8月3日,国家游泳中心的外部支架(即钢架)工程完成,并开始安置大小不一的「气泡」—膜结构外墙。9月17日,钢结构安装顺利完成。在及后两个月,634个气枕安装全部完成。直到12月26日,外层膜结构封闭完成。2007年12月30日,「水立方」正式竣工,在奥运会用于外围赛和好运北京测试赛。 外形及内部: 北京国家游泳中心表面看如一个装满水的立方体,在外墙上安装了面积大小不一、镀点不同的膜结构。当中,共动用了3000剩的膜结构以覆盖10万平方米的外墙﹔而膜结构的镀度不一,可使光捷射角度改变,减少场馆室温高而增加用电的形况。另外,国家游泳中心的总建筑面积为6.5万至8万平方米,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0平方米,内除设多个游泳池、跳台、永久座席6000个、临时座席11000个外,还包括随队官员区、竞赛管理区、贵宾区与媒体区。 北京国家体育馆 北京国家体育馆 简单介绍: 北京国家体育馆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而新兴建的比赛场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综合室内体育馆。在奥运期间会进行体操中的体操与蹦床小项以及手球专项项目的赛事。在之后举行的残疾奥运会中,北京国家体育馆是轮椅篮球项目之比赛用地。而在奥运后,体育馆可用作集体育竞赛、文化娱乐和市民活动中心。 体育馆介绍: 该体育馆曾于2005年5月30日动工,体育馆采用「钢渣回填技术」配重抗浮,合共使用了达8.2万吨的废钢渣。另外,国家体育馆的总建筑面积为8.09万平方米,容纳观众数量1.8万,邻近北京国家游泳中心,体育馆分别以主体建筑、热身馆和室外环境组成,外形以中国的「折扇」为设计灵感。国家体育馆于2007年11月正式竣工,11月28日的「好运北京」2007年国际体操邀请赛是体育馆所承办的第一个体育赛事。
有图画好好多。
北京国家体育场 鸟巢 简单介绍: 北京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将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将设有10万个座位,承办该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田径同足球等比赛项目。北京国家体育场长330米,宽220米,高度为69.2米,占地25万平方米。 运用高达4.5万吨钢建成的体育馆,建筑费用将高达人民币35亿元。 此馆于2003年12月动土,2004年3月正式开工。但因庞大的建筑经费而不得不于2004年8月暂时停工。经过一连串的讨论与修改,原计划中体育场的上盖被取消,专家称这不但会使体育场更加安全,同时也可以消减部分开支。最终体育场于2005年初恢复开工。奥运与残疾奥运后,该场馆会有其他有途。 历史: 在2002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举办了2008年北京市奥运会场馆的全球作品征集活动。由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与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的「鸟巢」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评审委员会选出的3个「优秀方案」之一,最后以压倒性票数获胜,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 其后,北京国家体育场于2003年8月9日签定合约,规定「以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为代表的联合体,成为2008年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项目法人招标的中标人」。同年12月24日上午10时国家体育场正式开始建造,翌年,北京市长 *** 提出「节俭办奥运」的口号,希望能将工程造价降到最低。这导致体育场于2004年8月暂停施工,并于同年决定将体育场的上盖去除以及扩大开口,节省3亿元和2000吨的钢材,以减轻成本和场馆的负荷。 在2005年的11月15日,体育场的混凝土主体结构封顶,及后的2006年8月31日,钢结构立面次结构的26个合龙焊口全部完成焊接,钢结构工程合龙完成,同年的9月17日,体育场钢结构卸载顺利完成,共消耗了14000吨钢,安装了78个卸载点。当中,最大的卸载点负荷了320吨的重量。3个月后,钢结构吊装工程也全部完成,共动用了24台吊车、1209人参与。 外形与内部:北京国家体育场的外形是以众多钢铁不规则地「编织」而成,外形如一个鸟巢般,因此又称为鸟巢体育场,而钢架的空隙拉上半透明的充气薄膜,既可防水又可让阳光渗进,达到减少用电的目的。 体育场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用地面积20.4万平方米,混凝土结构主体分地下一层,地上七层,地上高度69.21米,整个建筑造型呈椭圆的马鞍形。内设座席91000,当中包括永久座席80000个,临时座席11000个。当中的基座地板和地下室外墙都进行防水施工,总防水面积达至11万平方米左右。同时,场馆使用了聚四氟乙烯的充气塑膜,这薄膜的好处是耐腐蚀、透光性和保温性能好,但造价昂贵。 北京国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 简单介绍:北京国家游泳中心,俗称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主要的水上项目比赛场馆,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奥运期间会用作游泳、水上芭蕾、跳水与水球赛事之用。 历史: 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是为北京奥运而新建的体育场,工程于2003年12月24日正式展开。在工程开始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举行了建筑设计竞赛,以选出北京奥运时的水上项目比赛场馆。最终,在专家和民众的投票下,名为「水立方」的作品在10份的方案中得到最高票数,并于7月29日正式公布「水立方」成为北京奥运的比赛场馆以及与心业主单位北京国资公司签定合约。该比赛场馆分别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洲PTW公司、ARUP公司联合设计。2006年8月3日,国家游泳中心的外部支架(即钢架)工程完成,并开始安置大小不一的「气泡」—膜结构外墙。9月17日,钢结构安装顺利完成。在及后两个月,634个气枕安装全部完成。直到12月26日,外层膜结构封闭完成。2007年12月30日,「水立方」正式竣工,在奥运会用于外围赛和好运北京测试赛。 外形及内部: 北京国家游泳中心表面看如一个装满水的立方体,在外墙上安装了面积大小不一、镀点不同的膜结构。当中,共动用了3000剩的膜结构以覆盖10万平方米的外墙﹔而膜结构的镀度不一,可使光捷射角度改变,减少场馆室温高而增加用电的形况。另外,国家游泳中心的总建筑面积为6.5万至8万平方米,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0平方米,内除设多个游泳池、跳台、永久座席6000个、临时座席11000个外,还包括随队官员区、竞赛管理区、贵宾区与媒体区。 北京国家体育馆 北京国家体育馆 简单介绍: 北京国家体育馆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而新兴建的比赛场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综合室内体育馆。在奥运期间会进行体操中的体操与蹦床小项以及手球专项项目的赛事。在之后举行的残疾奥运会中,北京国家体育馆是轮椅篮球项目之比赛用地。而在奥运后,体育馆可用作集体育竞赛、文化娱乐和市民活动中心。 体育馆介绍: 该体育馆曾于2005年5月30日动工,体育馆采用「钢渣回填技术」配重抗浮,合共使用了达8.2万吨的废钢渣。另外,国家体育馆的总建筑面积为8.09万平方米,容纳观众数量1.8万,邻近北京国家游泳中心,体育馆分别以主体建筑、热身馆和室外环境组成,外形以中国的「折扇」为设计灵感。国家体育馆于2007年11月正式竣工,11月28日的「好运北京」2007年国际体操邀请赛是体育馆所承办的第一个体育赛事。
北京国家体育场 鸟巢 简单介绍: 北京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将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将设有10万个座位,承办该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田径同足球等比赛项目。北京国家体育场长330米,宽220米,高度为69.2米,占地25万平方米。 运用高达4.5万吨钢建成的体育馆,建筑费用将高达人民币35亿元。 此馆于2003年12月动土,2004年3月正式开工。但因庞大的建筑经费而不得不于2004年8月暂时停工。经过一连串的讨论与修改,原计划中体育场的上盖被取消,专家称这不但会使体育场更加安全,同时也可以消减部分开支。最终体育场于2005年初恢复开工。奥运与残疾奥运后,该场馆会有其他有途。 历史: 在2002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举办了2008年北京市奥运会场馆的全球作品征集活动。由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与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的「鸟巢」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评审委员会选出的3个「优秀方案」之一,最后以压倒性票数获胜,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 其后,北京国家体育场于2003年8月9日签定合约,规定「以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为代表的联合体,成为2008年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项目法人招标的中标人」。同年12月24日上午10时国家体育场正式开始建造,翌年,北京市长 *** 提出「节俭办奥运」的口号,希望能将工程造价降到最低。这导致体育场于2004年8月暂停施工,并于同年决定将体育场的上盖去除以及扩大开口,节省3亿元和2000吨的钢材,以减轻成本和场馆的负荷。 在2005年的11月15日,体育场的混凝土主体结构封顶,及后的2006年8月31日,钢结构立面次结构的26个合龙焊口全部完成焊接,钢结构工程合龙完成,同年的9月17日,体育场钢结构卸载顺利完成,共消耗了14000吨钢,安装了78个卸载点。当中,最大的卸载点负荷了320吨的重量。3个月后,钢结构吊装工程也全部完成,共动用了24台吊车、1209人参与。 外形与内部:北京国家体育场的外形是以众多钢铁不规则地「编织」而成,外形如一个鸟巢般,因此又称为鸟巢体育场,而钢架的空隙拉上半透明的充气薄膜,既可防水又可让阳光渗进,达到减少用电的目的。 体育场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用地面积20.4万平方米,混凝土结构主体分地下一层,地上七层,地上高度69.21米,整个建筑造型呈椭圆的马鞍形。内设座席91000,当中包括永久座席80000个,临时座席11000个。当中的基座地板和地下室外墙都进行防水施工,总防水面积达至11万平方米左右。同时,场馆使用了聚四氟乙烯的充气塑膜,这薄膜的好处是耐腐蚀、透光性和保温性能好,但造价昂贵。 北京国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 简单介绍:北京国家游泳中心,俗称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主要的水上项目比赛场馆,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奥运期间会用作游泳、水上芭蕾、跳水与水球赛事之用。 历史: 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是为北京奥运而新建的体育场,工程于2003年12月24日正式展开。在工程开始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举行了建筑设计竞赛,以选出北京奥运时的水上项目比赛场馆。最终,在专家和民众的投票下,名为「水立方」的作品在10份的方案中得到最高票数,并于7月29日正式公布「水立方」成为北京奥运的比赛场馆以及与心业主单位北京国资公司签定合约。该比赛场馆分别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洲PTW公司、ARUP公司联合设计。2006年8月3日,国家游泳中心的外部支架(即钢架)工程完成,并开始安置大小不一的「气泡」—膜结构外墙。9月17日,钢结构安装顺利完成。在及后两个月,634个气枕安装全部完成。直到12月26日,外层膜结构封闭完成。2007年12月30日,「水立方」正式竣工,在奥运会用于外围赛和好运北京测试赛。 外形及内部: 北京国家游泳中心表面看如一个装满水的立方体,在外墙上安装了面积大小不一、镀点不同的膜结构。当中,共动用了3000剩的膜结构以覆盖10万平方米的外墙﹔而膜结构的镀度不一,可使光捷射角度改变,减少场馆室温高而增加用电的形况。另外,国家游泳中心的总建筑面积为6.5万至8万平方米,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0平方米,内除设多个游泳池、跳台、永久座席6000个、临时座席11000个外,还包括随队官员区、竞赛管理区、贵宾区与媒体区。 北京国家体育馆 北京国家体育馆 简单介绍: 北京国家体育馆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而新兴建的比赛场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综合室内体育馆。在奥运期间会进行体操中的体操与蹦床小项以及手球专项项目的赛事。在之后举行的残疾奥运会中,北京国家体育馆是轮椅篮球项目之比赛用地。而在奥运后,体育馆可用作集体育竞赛、文化娱乐和市民活动中心。 体育馆介绍: 该体育馆曾于2005年5月30日动工,体育馆采用「钢渣回填技术」配重抗浮,合共使用了达8.2万吨的废钢渣。另外,国家体育馆的总建筑面积为8.09万平方米,容纳观众数量1.8万,邻近北京国家游泳中心,体育馆分别以主体建筑、热身馆和室外环境组成,外形以中国的「折扇」为设计灵感。国家体育馆于2007年11月正式竣工,11月28日的「好运北京」2007年国际体操邀请赛是体育馆所承办的第一个体育赛事。
参考: me
北京时间8月25日,随着东京残奥会的开幕,中国轮椅女篮也迎来赛事的第一场对决,对阵 阿尔及利亚队,最终中国轮椅女篮轻松击败对手,比分为74-25,完成了一场49分的大胜,勇夺开门红。值得一提,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现场观看了本场比赛,中国轮椅女篮的下一个对手将是荷兰队。
中国轮椅女篮是亚洲地区的绝对强队,上一届里约残奥会,中国轮椅女篮一样取得大胜开门红,对手一样是阿尔及利亚,当时是大胜了足足72分。本届东京残奥会同样复制了这般成就, 2008年北京残奥会,中国轮椅女篮曾获得第7名;四年后的2012年伦敦残奥运会上,她们更进一步取得了第5名的优异成绩。里约残奥会,中国轮椅女篮最终取得第6名的成绩。
亚洲层面,中国轮椅女篮的成绩更加了不得,2014年仁川亚运会,中国轮椅女篮以场均净胜74.3分的表现轻松夺冠。2018年雅加达,中国轮椅女篮决赛65-35大胜日本30分成功卫冕。这些成绩足以彰显中国轮椅女篮的实力,在亚洲是实打实的霸主地位。
当然,中国轮椅女篮下一场的对手荷兰轮椅女篮实力非常强劲,上一届里约中国队曾经29-62输了33分,对手实力强劲,中国轮椅女篮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争取打好比赛。对阵荷兰之后,中国轮椅女篮还会分别对战西班牙轮椅女篮和美国轮椅女篮,其中美国队实力也很强劲。
轮椅篮球这项运动相对于普通的篮球项目有所不同,由于是坐着轮椅打球,没有普通篮球运动员的 加速、变向等过程,只能通过双手去完成进球目的,这就迫使轮椅运动员的手部会有大量的茧,对于这些轮椅女篮球员来说,手部常年都是磨损到不像样的,请向她们发去致敬!
最后附上中国轮椅女篮本届东京残奥会的参赛名单:5号陈雪静、6号张雪梅、7号张彤蕾、8号吕桂娣、9号林穗玲、10号黄晓连、11号代佳梦、12号雷天娇、13号陈文丽、15号邓明珠、16号杨艳、23号陈妹二。
(林小湜)
图源中国轮椅篮球队微博。
北京时间8月25日,东京残奥会女子轮椅篮球小组赛首轮,中国轮椅女篮以74:25击败阿尔及利亚队,收获开门红!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现场观看了本场比赛。此役,林穗玲独揽14分10助攻,张雪梅揽下20分,代佳梦16分5篮板,吕桂娣12分6篮板3助攻。
首节初始,阿尔及利亚队通过中投与篮下进攻持续取分率先轰出一波6:1。但中国队迅速给予对手回击,通过中投、内线进攻与反击接连摘分,张雪梅与林穗玲率队轰出了一波8:2,首节战罢,中国队19:13领先。
次节开始,张雪梅、代佳梦、林穗玲先后投篮得分,中国队率先轰出了一波12:2凭此建立16分领先优势,阿尔及利亚队快攻补救,但中国队迅速给予对手回击。代佳梦持续投篮得分,张雪梅与林穗玲也先后得分,中国队成功稳住局势且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中国队次节轰出23:6,进而半场结束时42:19遥遥领先。
易边再战,阿尔及利亚队率先投篮得分。中国队进攻端多点开花,林穗玲、代佳梦、陈妹二、吕桂娣、张彤蕾等人先后投篮得分,中国队该节轰出24-2。第三节结束,中国队66:21。
末节较量,双方开局阶段交替升分,中国队牢牢掌控主动权。由于分差过大且时间所剩不多,此役早早失去胜负悬念。最终,中国队74:25力擒阿尔及利亚队夺取开门红。
轮椅篮球和大家平时看到的篮球比赛有很大不同,它最大的特点是要求操控轮椅和投篮相结合。没有加速和变相运球,运动员们操控轮椅,转弯停步,全靠一双手“生磨”。他们的手全是厚茧子。队员们为了训练为了比赛都需要付出了超人的努力。
中国轮椅女篮一直是亚洲地区的劲旅。2014年仁川亚残运会获得冠军,2018年轮椅篮球世锦赛获得第四名,而在2019年年底进行的残奥会资格赛上,中国轮椅女篮全胜夺冠,昂首进军东京残奥会。在残奥会的赛场上,中国轮椅女篮也有着不错的成绩,2008年北京残奥会,中国轮椅女篮曾获得第7名;四年后的2012年伦敦残奥运会上,她们更进一步取得了第5名的优异成绩。里约残奥会,中国轮椅女篮最终取得第6名的成绩。
中国轮椅女篮本届东京残奥会的参赛名单为:5号陈雪静、6号张雪梅、7号张彤蕾、8号吕桂娣、9号林穗玲、10号黄晓连、11号代佳梦、12号雷天娇、13号陈文丽、15号邓明珠、16号杨艳、23号陈妹二。
中国轮椅女篮的下一个对手将是2018年世锦赛冠军荷兰队,此外她们还将对阵西班牙队,以及2016年里约残奥会冠军美国队。
北京残奥会设置了轮椅篮球比赛项目,9月7日至16日在国家体育馆举行。
轮椅篮球运动1945年起源于英国和美国。早期的轮椅篮球运动以脊髓损伤人员康复为目的,由于轮椅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竞技轮椅得到开发,轮椅篮球也越来越普及。从1960年首届罗马残奥会至今,轮椅篮球一直被列为残奥会正式比赛项目,也是残奥会最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比赛项目之一。
轮椅篮球最大的特征就是运动员坐轮椅在篮球场上进行比赛。除了许多特殊规则外,轮椅篮球与一般篮球从场地到规则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每一名运动员都有自己的医学分级分。比赛中,上场的5名运动员的医学分级总分不得超过14分。
由于残疾程度的不同,运动员在投篮、传球、抢篮板、带球、移动轮椅时躯干的活动能力不同分为1分、1.5分、2分、2.5分、3分、3.5分、4分、4.5分。其中1分、1.5分属于运动功能较低、残疾程度较重的球员,3.5分、4分、4.5分属于运动功能较强、残疾程度较轻的球员。
残奥会轮椅篮球设男子和女子2个比赛项目。
竞赛规则
轮椅篮球规则与国际篮球联合会篮球竞赛规则基本相同,但有一些特殊规定。
违例:运动员或其轮椅的任何部分触到边线以外的地面为出界,除手以外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地面、轮椅倾斜造成除轮胎以外任何部位触及地面、驱车违例、两膝中间运球。
犯规:使用未获准的用具、运动员与其对手或对手的轮椅接触、非法横越路径。
技术犯规:比赛中,为获得优势,臀部离开轮椅座面;比赛中,为获得优势,脚离开搁脚板;利用下肢的任何部位获得不公正的优势或使轮椅获得动力;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轮椅;上场5名球员的总残疾分超过14分。
观赛礼仪
观看轮椅篮球比赛,除了欣赏运动员精湛的球艺,其出神入化的轮椅驱动技术也极具观赏性。
轮椅篮球比赛对抗激烈,比赛中场上队员轮椅被撞翻是不可避免的;此时不要急于帮助他们,大部分运动员可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起来,即使需要帮助,也要经裁判员允许,方可进入比赛场地。
轮椅篮球赛场上不同残疾程度的运动员同场竞技,观众不仅要欣赏轻残运动员打球的风范,更要欣赏重残运动员在场上顽强拼搏、尽职尽责的精神。
轮椅篮球
一、执行规则依据
1、国际篮联通过的最新篮球规则。
2、国际轮椅运动协会篮球比赛正式规则。
二、参赛级别规定:凡符合国际轮椅篮球联合会运动员分级委员会颁发的分级方法的残疾人运动员均可参加比赛。运动员分级后的分值为:1分、1.5分、2分、2.5分、3分、3.5分、4分、4.5分。在比赛过程中,任何一个队在任何时候,全队场上运动员的总分数不能超过14分,否则将判教练员一次技术犯规,同时立即纠正。
三、轮椅:1、坐垫的厚度不能超过10厘米;3.5分、4分、4.5分的运动员,其坐垫厚度不能超过5厘米。座位上不能附加任何木板或是坚硬的东西。坐垫要厚薄均匀,硬度可以对角折叠。
2、轮椅搁脚板前面的最高点距地面的距离不能超过11厘米。
3、为了保护地面,可以在搁脚板的下面安装一滚动轴。
4、轮椅座位两侧的支撑杆距离地面的高度不能超过53厘米(座面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5、轮椅应有四个轮子——两个大的在轮椅的后面,两个小的轮子安装在轮椅的前面,包括轮胎在内,大轮子的最大直径为66厘米(26英寸)。
6、每个轮子上必须要有一手轮。
7、轮椅的脚势下面必须安装有防止损坏比赛场地的保护装置。
8、轮椅上不允许安装动力装置、刹车和齿轮。
9、不允许使用黑色轮胎。
10、轮椅上的扶手和其他的上体支撑装置不能超过运动员自然坐在轮椅时的腿和躯干的长度。
四、特殊技术装置:记录台应增加一个方向指示器,方向指示器的白色箭头能让运动员、裁判员清楚看见下一次发生争球时,发球的球权归哪方。
五、参赛规定:1、无论男队、女队,每个运动队运动员人数不超过10名,教练员1—2人,设队长1人。如果一次联赛中,一个队参加比赛的场次超过3场,每队队员人数可达12名。
2、除在场上比赛的5名队员外,其他5名运动员都为替补队员,场上5名队员的医学分级分数之和不能超过14分。
六、服装要求:1、号码:运动服前后都应有号码,背后的号码也可放在轮椅背后,号码颜色应醒目、与运动服装反差较大,清晰可见,号码线条宽度至少是2厘米,前面的号码至少高0.1米,后面的号码至少高0.2米。
2、服装:球衣裤前后应采用单一统一颜色,禁止穿花色运动衣,运动衣里面如穿T恤衫,其颜色应与运动衣颜色相同。
七、违例:
1、运动员或其轮椅的任何部分触到边线以外的地面为出界。
2、除手以外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地面。
3、由于轮椅倾斜,造成除轮胎以外任何部位触及地面。
4、运动员应在腰以下及车辆两侧或前后运球,不能在两膝之间运球。
5、每驱车两次,必须运球1次,超过两次而没有运球的即为违例。(驱车指运动员用手推一个或二个轮子做向前或向后的运动)。
6、允许在限制区内运球和投篮,停留时间如果超过5秒钟而不进行投篮即为5秒违例。
八、犯规:1、使用未获准的用具。
2、无论是在死球或活球状态,运动员与其对手或是对手的轮椅接触。
3、其他侵人犯规与国际篮联的篮球规则相同。
九、技术犯规:
(1)比赛中,为获得优势,臀部离开轮椅座面。
(2)比赛中,为获得优势,脚离开搁脚板。
(3)利用下肢的任何部位获得不公正的优势或者使轮椅获得动力。
(4)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轮椅。
(5)发现上场5名队员的总残疾分超过了14分。
首批运动员入住北京冬残奥村,北京冬残奥村的环境怎么样?北京冬残奥村的环境肯定很好啊,这个都不用想,其实我不懂为什么大家对残奥会的关注那么少…好像视中国断层蝉联金牌榜第一为理所应当。这难道不也是他们付出千百倍努力获得的么…不也是为国争光么?仅仅因为他们是这个世界的少数人吗?平日里扭伤脚都要疼得龇牙咧嘴、行动不便要心烦意乱很久,他们面对却是一个永远听不见看不见的世界、一辈子单脚行走、一辈子只手抓握…我们不敢想象的生活。我以前甚至很少关注奥运会,更不用说残奥会、冬奥会这些。但是去年我确实特别关注,晚上下班回去会看直播或重播,周末在家也大部分时间在看比赛。
记得当时观看了中国轮椅女篮对战阿尔及利亚队,阿尔及利亚队的平均年龄高达37,体力和技能明显都不及我们中国队,最后我们74:25取胜。比赛过程中有2次阿尔及利亚的球员轮椅翻了,起不来,要教练拉一把才起得来,确实有些揪心。但整体来说,还是有很强观赏性的,我觉得不要带着怜悯的心情去看比赛,要带着竞技的眼光去看。其实轮椅篮球对上肢的掌握和对轮椅的操控都有很大的要求,她们有的时候转轮椅过人,然后投篮命中,真的是很漂亮的球,给人的感觉很流畅很帅,这些都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换来的。解说员也是很细心,会在解说中说明轮椅篮球和健全人篮球的区别,我印象中有一句话他说过很多次:其实没有多大区别的。
为什么呢,可能本身主办方给出的可以播出和报道的内容就少,然后就是没有热度,其他媒体没有动力去转发官媒的报道。其实往年的话,我知道有残奥会,也是从新闻联播上看到的,除了报道,还科普了一些残疾人项目。为什么关注度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请大家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一个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是这个社会文明水平的指标之一。比如,北上广也就是这几年才开始修盲道盲坡,很多小城市则至今还没有。这就是当下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所以,很少人很少媒体报道残奥会,和盲道盲坡的情况一样,仅仅说明了当下社会的文明水平而已。如果你相信中国社会的文明水平会越来越高。
开幕式后,陈琦(左)和张雪梅合影留念。
受访者供图
“真的很激动,也很自豪!”此次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担任国际残奥委会会旗执旗手的中国女子轮椅篮球国家队教练陈琦讲起现场的感受仍难掩兴奋。
在此次北京冬残奥会的开幕式和火炬传递中,除了陈琦之外,广东省女子轮椅篮球队队员张雪梅担任了内场火炬手、队长林穗玲担任了火炬手。
“轮椅篮球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和陈琦一起参加开幕式的还有广东省女子轮椅篮球队队员张雪梅,她担任内场火炬手。
在张雪梅心目中,陈琦不仅是教练的角色,更像是家人和朋友。“他不仅教会我们打球,更教会了我怎样去面对今后的生活。也是他把我从无助的角落里拉出来,走向了阳光。”
1999年,23岁的陈琦参加天河区残疾人运动会,被广州市轮椅篮球队的教练看中,进入市队。陈琦第一次坐上了比赛用的轮椅,“太自由了,像是起飞了一样”。在这之后,陈琦爱上了轮椅篮球,开始在球场上逐梦。
2003年全国残疾人运动会,陈琦第一次在大型比赛上进球得分。进球的那一刻,陈琦感觉自己找回了自信。“这个进球对我影响很大。”陈琦说,进球的机会是队友“让”给自己的。也就在那时,他明白了,比起赢,轮椅篮球更有魅力的是团结精神和成就别人。
汗水和坚持为梦想助力
陈琦带领的是一群坐在轮椅上打篮球的姑娘。
练轮椅篮球,要先受得了“皮肉之苦”。比赛用的轮椅没有刹车,“走”“停”全靠手。
摊开手,姑娘们的手掌上密布着老茧,摸上去发出“沙沙”的声音。这是轮椅和她们融为一体时留下的痕迹。
汗水和坚持让她们获得为国争光的机会,最终站上残奥会的领奖台。而运动也成为抚慰人心、催人向上的力量。
2021年是姑娘们的高光时刻——东京残奥会上,中国女子轮椅篮球队夺得银牌,创造了 历史 最佳战绩;第十一届残运会上,广东轮椅女子篮球队卫冕冠军。
东京残奥会,由广州负责承担并协助组织中国国家女子轮椅篮球队训练和参赛。参赛的12名运动员中,有8名来自广东。她们分别是张雪梅、林穗玲、黄晓连、邓明珠、陈文丽、陈妹二、吕桂娣、张彤蕾,主教练陈琦也来自广东。
“现在我是全村骄傲”
汗水换来了成绩,运动也改变着姑娘们。接触轮椅篮球之前, 体育 运动似乎跟她们的生活无关。
从小上 体育 课,林穗玲都是“场外人员”;无论是运动会还是球赛,她是永远的拉拉队。不少从小残疾的队员跟她的经历相似,她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边缘感。
而对于张雪梅来说,因病截肢,曾让她一度无法面对自己的身体。截肢手术之后,她常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她总是很敏感,走在路上,在意周围人的目光,害怕亲友对自己疏离。
接触轮椅篮球后,姑娘们的身心逐渐被治愈。
运动让张雪梅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仍然强劲有力,她不仅平稳地度过了5年的术后危险期,还重新找回了开朗和自信。无论是参加残奥会比赛,还是这次在冬残奥会做火炬手,她的家人们都会围坐观看为她加油。她这次在冬残奥会做火炬手的消息,在家乡增城小楼镇九益村传开了,“现在我是全村的骄傲。”张雪梅笑着说。
3月4日,林穗玲上午完成火炬传递,下午就坐飞机回到了位于广州的训练基地。等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她马上就要投入日常训练。虽然因为疫情,不少比赛能否如期进行还充满了未知,但林穗玲和队友们要一直保持积极的训练状态,“一旦有比赛,可以马上上场”。
此次北京之旅,林穗玲还遇到了自己的球迷。“她说看了我之前的比赛,很喜欢。”林穗玲欣然答应了球迷要合影的要求,她回到基地把这件事告诉了队友们,有了球迷的支持,让她们充满动力。
3月4日晚,冬残奥会开幕式开始了,女子轮椅篮球队的队员们围坐在电视前。“看,那是教练!”“雪梅也出来了!”隔着屏幕,姑娘们仍难掩激动,林穗玲说,“感谢轮椅篮球让大家看到我们,让我们聚在一起向未来。”
统筹 曹嫒嫒 尚黎阳
实习生 袁乐彤 刘清怡
1、国家体育馆
国家体育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南部,总建筑面积为80890平方米,是奥林匹克中心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
国家体育馆该工程主要由体育馆主体建筑和一个与之紧密相邻的热身馆以及相应的室外环境组成。
该场馆内设有固定座位数18000个及临时座位数2000个。
在奥运会期间,赛时功能为竞技体操、蹦床、手球的场馆,在残奥会期间的用途则是轮椅篮球的比赛场馆。
奥运会后,国家体育馆作为北京市一流体育设施,成为集体体育竞赛、文化娱乐于一体,提供多功能服务给市民活动中心。
2、国家体育场
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举行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
奥运会后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3、国家游泳中心
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2008年奥运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承担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等比赛,可容纳观众坐席17000座,其中永久观众坐席为6000座,奥运会期间增设临时性座位11000个(赛后将拆除)。
赛后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游泳、运动、健身、休闲于一体的中心。
注意:总结开幕式时,张艺谋说最大的特点是创新,“它的规模不是最大的,表演不是最多的,但创新和创意理念表现了人类在一个艰难时刻的那种温暖,一起面向未来的勇气。”
这些创新环节中,火炬环节无疑是最富有创意的。张艺谋坦言,开幕式上火炬和点火方式让很多人感到惊讶,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和改变,体现了中国美学讲究含蓄、空灵、以一当十的留白风格。
张艺谋介绍说,全世界雪花汇聚在一起,一个小小的火炬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也体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说法,更体现了人类最早的一种感觉,“当我们原始人类发现火是生命之源时,所有人一起在洞穴里保护、呵护这个火种,希望它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张艺谋透露,当时提出这个方案时很忐忑,没想到北京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非常喜欢,批准了他这个有点大胆、甚至“离经叛道”的创意。